服务热线:400-696-2399
首页 鉴赏知识 和田玉类 和田玉-历史 文化

传玉不传金

日期:2025/6/30 19:51:52阅读量:1692

       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,“传玉不传金”的训诫世代相传。这看似简单的选择,实则深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,承载着超越物质的精神价值。

        黄金,作为天然的硬通货,自古便是财富的象征。富贵人家积攒金银,期冀为后代奠定丰厚的物质基础,保其衣食无忧。然而,在古人的智慧视野里,钱财常被视为“身外之物”,更有“视金钱如粪土”之论。他们洞悉金银的双刃属性——既能保障生活,亦易“迷人眼、腐其志”。以金传家,在古人看来,恐有遗祸子孙之虞。他们渴望传承的,是一种能沁润心灵、涵养性情、砥砺意志,并能赋予后代强大精神力量的东西。
        这种力量的源泉,正是中国人自古崇尚的“精神”。从《吕氏春秋》所载“精神安乎形,而年寿得长焉”,到《史记》所述道家“使人精神专一,动合无形”,无不彰显对精神境界的执着追求。而玉,正是这浩瀚精神世界的完美载体。
        玉,早已融入华夏文明的骨血。它历经“神玉时代”,作为沟通天地的神权象征,地位至高无上;步入“礼玉时代”,系统化的规制使其成为国之重器与个人身份的标识;在“德玉时代”,玉被赋予人格化的光辉,“君子比德于玉”,其温润、坚韧、含蓄等特质,与人的精神品格息息相通;及至“俗玉时代”,玉飞入寻常百姓家,成为承载精神、理念与理想的工艺珍品。可以说,“以玉为师”是中国独有的教化方式,伦理纲常借由玉器得以生动传递,在把玩观赏的潜移默化中,滋养着人格的修行。

和田玉龙凤玉佩和田玉籽料挂件吊坠龙凤呈祥

        玉中更蕴藏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哲学。其线条的明暗流转、粗细变化、凹凸起伏,传递着千变万化的气韵风骨。装饰纹样的精巧构思,花鸟人物、山水景观等题材的匠心独运,无不体现着“和谐统一”的至高意境,诠释着中国人对“美”的深邃理解。玉虽为静物,看似温润内敛,不事张扬,却最耐人寻味,是蕴含生命力的永恒艺术。
      尤为重要的是玉的坚韧。它能穿越漫长时光,历经家族几代人的荣辱兴衰,成为岁月的无言见证者。一块传家玉,是情感的凝结,是家族的徽记,是消逝岁月的忠实记录者——这恰恰契合了“传承”最深沉的意义。以玉传家,传承的是优良家风;玉中寄情,饱含的是先祖对后辈“品性高洁、精神丰盈”的殷切期许。见玉如见人,一玉伴终生。当我们凝视一块世代相传的玉璧,仿佛能触摸到先人的温度,聆听到无声的嘱托。它早已超越器物本身,成为一种精神的永恒延续。

和田玉龙龟羊脂玉籽料手把件辟邪招财
        在物质丰盈却常感惶惑的当下,我们更应重新审视玉的价值。它不仅是精美的饰物,更是中华文化根脉的象征与精神家园的寄托。当我们在喧嚣中迷失方向,不妨静心摩挲一方古玉,感受其中沉淀的古老智慧与深沉情感。让我们秉承先人的卓识,以玉传家,让这份承载着精神瑰宝的薪火,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。

发表评论

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

    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
我来说几句吧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