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400-696-2399
首页 鉴赏知识 和田玉类 和田玉-历史 文化

汉代时期玉器发展史

日期:2020/7/25 18:56:36阅读量:420

汉代的和田玉主要以青白玉为主,而且因在地下埋了2000年左右,与地下的矿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后,一般玉件沁比较多,而且沁的比较深,明显带有古土的气息,沁又以埋的地点不同而颜色各异,有红、黄、褐、黑等,一般以浅黄色居多。

和田玉兽,造型威猛四足有力张口漏齿,雕工精细,包浆老道。典型的汉代风格。

汉代玉器继承了春秋战国时代玉器的传统,并有所变化和发展,把中国古代玉器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。

汉武帝首先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,于是,以礼器、佩饰为主的儒家玉器体系,也因此得到了大力扶持。

汉代玉器的材质主要是和田软玉。汉武帝时,张骞出使西域,开通了闻名遐迩的“丝绸之路”,新疆和田美玉沿着“丝绸之路”源源不断进入中原,使得玉器制造业得到极大的物质保证,稳固了和田玉在玉器材质中的主流地位。同时,也改变了汉代以前玉器不少就地取材、使用当地较次玉材的境况,从而使得汉代玉器的质量有了根本提高。

汉代用于礼仪的玉器,从商周的六器到此时只有璧和圭仍然使用。玉璧在汉墓中出土很多,玉圭则从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消失。汉代的玉璧,除了传统样式外,还流行着外缘附加透雕纹饰的玉璧,东汉时期的这类玉璧有的在透雕动物纹饰中还出现“长乐”、“宜子孙”等字样。“六器”中的琥和璜,汉代虽然还存在,但已是作为装饰用的佩玉了。璋和琮,在汉代可能已不再制造和使用。

发表评论

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

    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
我来说几句吧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友情链接